我們公司內部讀書會有一本選書叫《 刻意練習》,書的大意是說「練習是決定人在某領域成就的最終關鍵」,而基因的功能,只「在於型塑人對刻意練習的投入程度或練習的成效高低」。
我看了很懷疑,於是問了ChatGPT:

正如我預期的,針對《刻意練習》一書的觀點,科學界有支持的,也有反對的,反對者認為,智商與認知能力不可取代,尤其是抽象推理、快速適應、創新等。
我自己的觀察也是這樣,以SEO 為例,SEO 牽涉到技術、內容、推廣、數據對多元能力的整合,如果要洞察趨勢變化,就更需要高度的直覺與靈感。相較於下棋或演奏樂器這類明確的技能,SEO 屬於「開放問題」,重點在於「模糊性地解決問題」,所以如果要做到精通SEO 這個領域,練習固然重要,但是智力、直覺、天賦等要素絕對也扮演重要的角色。
簡單講,要做好SEO,乃至於像SEO 這類資訊密集、變動快速、不確定高的其他種類數位行銷,努力練習很重要,但要做到比別人好,單靠努力可能是不夠的,你得夠聰明。
SEO 是很吃IQ 的。
像我自身從事SEO 教學多年,我就很明顯可以觀察到,無論是教授或學習SEO,最容易的都是分享知識和訓練技能,比較難的,反而是需要溝通協調的專案管理,更難的,是數據報表的解讀與狀況的研判處理,乃至於最難的,是觀察與分析趨勢並提出策略。
這也和職場需要的能力相印證,管理領域認為職場上有三種能力,即「技術能力」、「溝通協調能力」、「概念化能力」,你越想從事高階的工作,你的概念化能力就越重要,而有的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把概念化能力發展起來,所以在工作成就上就很難更上一層樓。
我與公司講師群一起開課時,常會半開玩笑跟他們講:技術操作的課就辛苦你們了,我就負責跟學員聊聊趨勢和案例、開開心心上課就好。其實我沒說的是,這種趨勢概念的課要講得好其實是最困難的。
幸運的是,就我個人不科學觀察,概念化能力雖然有天賦和IQ 的天花板,但一般人其實都離自己的天花板很遠,所以你真正應該做的,是如何從地板開始,透過刻意練習,努力接近自己的天花板。
懶人包:
- 刻意練習對明確技能的訓練很有用,但抽象的、不明確的、需要跨領域整合的技能恐怕更需要天賦與IQ。
- 技術能力決定你職場的起點,概念化能力決定你職場的終點。
- 概念能力雖然有天花板(天賦、IQ),但一般人其實都離自己的天花板還很遠。
- 你該做的是透過刻意練習,盡量在概念能力上接近自己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