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前一篇專欄文章介紹了技術面SEO、頁面內容SEO,以及站外內容SEO,本篇文章繼續往下介紹優化 (Optimization)、監控與分析 (Monitoring and Analytics)。
一、優化
優化可分為網站排名優化、搜尋結果顯示優化、使用者經驗與成效優化三項工作。
(一)網站排名優化
顧名思義,網站排名優化主要的目的當然是優化網站各個關鍵字在搜尋引擎上的排名,以便為網站帶來更多的曝光機會。本項工作的最常用的KPI 是網站排名,具體的內容包括:
- 監控排名與流量
- 解決網站問題
- 產出與優化內容
- 取得連結
- 管理線上聲譽
(二)搜尋結果顯示優化
搜尋結果顯示優化,指的是優化網站在搜尋結果上標題與摘要的顯示,以便提高網站的搜尋結果點閱率。搜尋結果點閱率越高,代表該筆搜尋結果具備更好的吸引搜尋使用者點擊上站的能力。本項工作最常用的KPI 是關鍵詞的點閱率,具體的內容包括:
- 避免網頁標題標記和中繼說明實務上常見的問題
- 確保搜尋結果顯示與搜尋者意圖高度相關
- 設法讓關鍵詞出現在標題與摘要
(三)使用者經驗與成效優化
使用者經驗與成效優化的目的是為了確保搜尋使用者有良好的上站瀏覽經驗,並且能夠順利完成網站經營者所設定的轉換動作。使用者經驗優化最常用的KPI 是搜尋到達頁的參與度以及每位活躍使用者的平均參與時間,成效優化最常用的KPI 是自然搜尋流量的重要事件數與轉換率,兩者具體的內容包括:
- 提高使用者參與度
- 提高相關性高的、品質佳的內容
- 引導使用者轉換
- 監控與改善相關指標
二、監控與分析
監控與分析指的是記錄SEO 專案執行的狀況,並進行分析,找到可以改善的地方,或是全新的機會,以此作為持續優化的依據。具體的內容包括:
- 專案進度
- 績效表現
- 發現新機會
- 分析流量異常
- 修正網站問題
技術面SEO、頁面內容SEO、站外SEO、優化、監控與分析等步驟,是國外對SEO 工作常用的稱呼,有上過我的SEO 課程,或者是跟我任職的將能數位行銷合作過的學員與企業,應該知道我習慣將SEO 分成技術(Technology)、內容(Content)、推廣(Promotion)、數據(Data)四個面向,稱為TCPD 模型(圖一),在這個模型的框架下教授、執行SEO,並且長期追蹤各個面向的重要議題。其實技術面SEO,對應的正是TCPD 模型的T,頁面內容SEO,對應的正是TCPD 的C,站外SEO 與優化,合起來對應的正是TCPD 模型的P,最後,監控與分析,對應的正是TCPD 模型的D,國外的習慣,與我在業界使用的TCPD,兩者其實是互通的 (圖二)。


讓「將能」成為您的商業夥伴
用搜尋幫助企業成功